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日记 > 正文

gRPC三种流和消息格式

消息格式

RPC流

服务端实现protocol buffer定义的方法,客户端保留一个存根,提供服务端方法的抽象,客户端只需要调用存根中的方法,就可以远程调用服务端方法。

  • 调用存根方法
  • 存根创建HTTP POST请求(gRPC中所有请求都是 POST),设置content-typeapplication/grpc
  • 到达服务端,会先检查请求头是不是gRPC请求,否则返回415

长度前缀的消息分帧

在写入消息前,先写入长度消息表明每条消息的大小。

每条消息都有额外的4字节来设置大小,也就是说消息的大小不能超过4GB

帧首中还有单字节无符号整数,用来表明数据是否进行了压缩
为1表示使用 message-encoding中的编码机制进行了压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请求消息

客户端发送,包含3个部分:请求头信息、长度前缀的消息、流结束标记

1、对于gRPC 都是POST

2、协议:Http/Https

3、/服务名/方法名

4、目标URI的主机名

5、对不兼容代理的检测,gRPC下这个值必须为 trailers

6、超时时间

7、媒体类型

8、压缩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因为没有要发送的数据而需要关闭请求流时,必须发送一个带标记的空数据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响应信息

服务端发送,包含3个部分:响应头信息、长度前缀的信息、trailers

END_STREAM 标记不会随数据帧一起发送,而是作为单独的头信息来发送,名为 trail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种流

一元RPC

通信时始终只有一个请求和一个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otocol buffer

syntax = "proto3";
package hello;
// 第一个分割参数,输出路径;第二个设置生成类的包路径

option go_package = "./proto/hello";



// 设置服务名称
service Greeter {
  // 设置方法
  rpc SayHello (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ply) {}
}

// 请求信息用户名.
message HelloRequest {
  string name = 1;
}

// 响应信息
message HelloReply {
  string message = 1;
}

服务端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lag"
	"fmt"
	"log"
	"net"

	"google.golang.org/grpc"
	pb "mygrpc/proto/hello"
)

var (
	port = flag.Int("port", 50051, "The server port")
)

type server struct {
	pb.UnimplementedGreeterServer
}

func (s *server) SayHello(ctx context.Context, in *pb.HelloRequest) (*pb.HelloReply, error) {
	log.Printf("Received: %v", in.GetName())
	return &pb.HelloReply{Message: "Hello " + in.GetName()}, nil
}

func main() {
	flag.Parse()
	lis, err := net.Listen("tcp", fmt.Sprintf(":%d", *port))
	if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listen: %v", err)
	}
	// 开启rpc
	s := grpc.NewServer()
	// 注册服务
	pb.RegisterGreeterServer(s, &server{})
	log.Printf("server listening at %v", lis.Addr())
	if err := s.Serve(lis);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serve: %v", err)
	}
}

客户端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lag"
	"log"
	"time"

	"google.golang.org/grpc"
	"google.golang.org/grpc/credentials/insecure"
	pb "mygrpc/proto/hello" // 引入编译生成的包
)

const (
	defaultName = "world"
)

var (
	addr = flag.String("addr", "localhost:50051", "the address to connect to")
	name = flag.String("name", defaultName, "Name to greet")
)

func main() {
	flag.Parse()
	// 与服务建立连接.
	conn, err := grpc.Dial(*addr, grpc.WithTransportCredentials(insecure.NewCredentials()))
	if err != nil {
		log.Fatalf("did not connect: %v", err)
	}
	defer conn.Close()
	// 创建指定服务的客户端
	c := pb.NewGreeterClient(conn)

	// 连接服务器并打印出其响应。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time.Second)
	defer cancel()
	// 调用指定方法
	r, err := c.SayHello(ctx, &pb.HelloRequest{Name: *name})
	if err != nil {
		log.Fatalf("could not greet: %v", err)
	}
	log.Printf("Greeting: %s", r.GetMessage())
}

服务流RPC

通信时可以是一个请求,服务端多次响应,比如查询业务,服务端模糊匹配找到一次就返回客户端一次响应这样的多次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protobuf中的 service添加以下代码

rpc searchOrders(google.protobuf.StringValue) returns (stream Order);

服务端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lag"
	"fmt"
	"google.golang.org/grpc"
	"io"
	"log"
	pb "mygrpc/proto/hello"
	"net"
)

var (
	port = flag.Int("port", 50051, "The service port")
)

type server struct {
	pb.UnimplementedGreeterServer
}

func (s *server) SayHello(ctx context.Context, in *pb.HelloRequest) (*pb.HelloReply, error) {
	log.Printf("Received: %v", in.GetName())
	return &pb.HelloReply{Message: "Hello " + in.GetName()}, nil
}
func (s *server) SearchOrders(req *pb.HelloRequest, stream pb.Greeter_SearchOrdersServer) error {
	log.Printf("Recved %v", req.GetName())
	// 具体返回多少个response根据业务逻辑调整
	for i := 0; i < 10; i++ {
		// 通过 send 方法不断推送数据
		err := stream.Send(&pb.HelloReply{})
		if err != nil {
			log.Fatalf("Send error:%v", err)
			return err
		}
	}
	return nil
}
func (s *server) UpdateOrders(stream pb.Greeter_UpdateOrdersServer) error {

	for {
		log.Println("开始接受客户端的流")
		// Recv 对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接收
		order, err := stream.Recv()
		if err == io.EOF {
			// 流结束,关闭并发送响应给客户端
			return stream.Send(&pb.HelloReply{Message: "接受客户流结束"})
		}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更新数据
		log.Printf("Order ID : %s - %s", order.GetName(), "Updated")
	}
}
func main() {
	flag.Parse()
	lis, err := net.Listen("tcp", fmt.Sprintf(":%d", *port))
	if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listen: %v", err)
	}
	// 开启rpc
	s := grpc.NewServer()
	// 注册服务
	pb.RegisterGreeterServer(s, &server{})
	log.Printf("service listening at %v", lis.Addr())
	if err := s.Serve(lis);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serve: %v", err)
	}
}


客户端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lag"
	"io"
	"log"
	"time"

	"google.golang.org/grpc"
	"google.golang.org/grpc/credentials/insecure"
	pb "mygrpc/proto/hello" // 引入编译生成的包
)

const (
	defaultName = "world"
)

var (
	addr = flag.String("addr", "localhost:50051", "the address to connect to")
	name = flag.String("name", defaultName, "Name to greet")
)

func main() {
	flag.Parse()
	// 与服务建立连接.
	conn, err := grpc.Dial(*addr, grpc.WithTransportCredentials(insecure.NewCredentials()))
	if err != nil {
		log.Fatalf("did not connect: %v", err)
	}
	defer func(conn *grpc.ClientConn) {
		err := conn.Close()
		if err != nil {

		}
	}(conn)
	// 创建指定服务的客户端
	c := pb.NewGreeterClient(conn)

	// 连接服务器并打印出其响应。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time.Second)
	defer cancel()
	// 调用指定方法
	searchStream, _ := c.SearchOrders(ctx, &pb.HelloRequest{Name: "开始服务端rpc流测试"})
	for {
		// 客户端 Recv 方法接收服务端发送的流
		searchOrder, err := searchStream.Recv()
		if err == io.EOF {
			log.Print("EOF")
			break
		}
		if err == nil {
			log.Print("Search Result : ", searchOrder)
		}
	}
	r, err := c.SayHello(ctx, &pb.HelloRequest{Name: *name})
	if err != nil {
		log.Fatalf("could not greet: %v", err)
	}
	log.Printf("Greeting: %s", r.GetMessage())
}

客户流RPC

客户端多个请求发给服务端,服务端发送一个响应给客户端,比如更新业务,客户端的读个请求发过来,服务端更新完返回一个成功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protobuf中的 service添加以下代码

rpc updateOrders(stream HelloRequest) returns (stream HelloReply);

服务端代码

func (s *server) UpdateOrders(stream pb.OrderManagement_UpdateOrdersServer) error {
  
	ordersStr := "Updated Order IDs : "
	for {
    // Recv 对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接收
		order, err := stream.Recv()
		if err == io.EOF {
			// 流结束,关闭并发送响应给客户端
			return stream.SendAndClose(&wrapper.StringValue{Value: "Orders processed " + ordersStr})
		}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更新数据
		orderMap[order.Id] = *order
		log.Printf("Order ID : %s - %s", order.Id, "Updated")
		ordersStr += order.Id + ", "
	}
}

客户端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lag"
	"log"
	"time"

	"google.golang.org/grpc"
	"google.golang.org/grpc/credentials/insecure"
	pb "mygrpc/proto/hello" // 引入编译生成的包
)

const (
	defaultName = "world"
)

var (
	addr = flag.String("addr", "localhost:50051", "the address to connect to")
	name = flag.String("name", defaultName, "Name to greet")
)

func main() {
	flag.Parse()
	// 与服务建立连接.
	conn, err := grpc.Dial(*addr, grpc.WithTransportCredentials(insecure.NewCredentials()))
	if err != nil {
		log.Fatalf("did not connect: %v", err)
	}
	defer func(conn *grpc.ClientConn) {
		err := conn.Close()
		if err != nil {

		}
	}(conn)
	// 创建指定服务的客户端
	c := pb.NewGreeterClient(conn)

	// 连接服务器并打印出其响应。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time.Second)
	defer cancel()
	// 调用指定方法
	updateStream, err := c.UpdateOrders(ctx)
	if err != nil {
		log.Fatalf("%v.UpdateOrders(_) = _, %v", c, err)
	}
	// Updating order 1
	if err := updateStream.Send(&pb.HelloRequest{Name: "1"}); err != nil {
		log.Fatalf("%v.Send(%v) = %v", updateStream, &pb.HelloRequest{Name: "1"}, err)
	}
	// Updating order 2
	if err := updateStream.Send(&pb.HelloRequest{Name: "2"}); err != nil {
		log.Fatalf("%v.Send(%v) = %v", updateStream, &pb.HelloRequest{Name: "2"}, err)
	}
	// 发送关闭信号并接收服务端响应
	err = updateStream.CloseSend()
	if err != nil {
		log.Fatalf("%v.CloseAndRecv() got error %v, want %v", updateStream, err, nil)
	}
	log.Printf("客户端流传输结束")
}

双工流RPC

对应的业务就比如实时的消息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otobuf

  // 设置双工rpc
  rpc processOrders(stream HelloRequest) returns (stream HelloReply);

服务端

package main

import (
	"flag"
	"fmt"
	"google.golang.org/grpc"
	"io"
	"log"
	pb "mygrpc/proto/hello"
	"net"
	"sync"
)

var (
	port = flag.Int("port", 50051, "The service port")
)

type server struct {
	pb.UnimplementedGreeterServer
}

func (s *server) ProcessOrders(stream pb.Greeter_ProcessOrdersServer) error {
	var (
		waitGroup sync.WaitGroup // 一组 goroutine 的结束
		// 设置通道
		msgCh = make(chan *pb.HelloReply)
	)
	// 计数器加1
	waitGroup.Add(1)
	// 消费队列中的内容
	go func() {
		// 计数器减一
		defer waitGroup.Done()
		for {
			v := <-msgCh
			fmt.Println(v)
			err := stream.Send(v)
			if err != nil {
				fmt.Println("Send error:", err)
				break
			}
		}
	}()
	waitGroup.Add(1)
	// 向队列中添加内容
	go func() {
		defer waitGroup.Done()
		for {
			req, err := stream.Recv()
			if err == io.EOF {
				break
			}
			if err != nil {
				log.Fatalf("recv error:%v", err)
			}
			fmt.Printf("Recved :%v \n", req.GetName())
			msgCh <- &pb.HelloReply{Message: "服务端传输数据"}
		}
		close(msgCh)
	}()
	// 等待 计数器问0 推出
	waitGroup.Wait()

	// 返回nil表示已经完成响应
	return nil
}
func main() {
	flag.Parse()
	lis, err := net.Listen("tcp", fmt.Sprintf(":%d", *port))
	if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listen: %v", err)
	}
	// 开启rpc
	s := grpc.NewServer()
	// 注册服务
	pb.RegisterGreeterServer(s, &server{})
	log.Printf("service listening at %v", lis.Addr())
	if err := s.Serve(lis);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serve: %v", err)
	}
}

客户端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lag"
	"fmt"
	"io"
	"log"
	"sync"
	"time"

	"google.golang.org/grpc"
	"google.golang.org/grpc/credentials/insecure"
	pb "mygrpc/proto/hello" // 引入编译生成的包
)

const (
	defaultName = "world"
)

var (
	addr = flag.String("addr", "localhost:50051", "the address to connect to")
	name = flag.String("name", defaultName, "Name to greet")
)

func main() {
	flag.Parse()
	// 与服务建立连接.
	conn, err := grpc.Dial(*addr, grpc.WithTransportCredentials(insecure.NewCredentials()))
	if err != nil {
		log.Fatalf("did not connect: %v", err)
	}
	defer func(conn *grpc.ClientConn) {
		err := conn.Close()
		if err != nil {
		}
	}(conn)
	// 创建指定服务的客户端
	c := pb.NewGreeterClient(conn)

	// 连接服务器并打印出其响应。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time.Second)
	defer cancel()
	// 设置
	var wg sync.WaitGroup
	// 调用指定方法
	stream, _ := c.ProcessOrders(ctx)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3.开两个goroutine 分别用于Recv()和Send()
	wg.Add(1)
	go func() {
		defer wg.Done()
		for {
			req, err := stream.Recv()
			if err == io.EOF {
				fmt.Println("Server Closed")
				break
			}
			if err != nil {
				continue
			}
			fmt.Printf("Recv Data:%v \n", req.GetMessage())
		}
	}()

	wg.Add(1)
	go func() {
		defer wg.Done()

		for i := 0; i < 2; i++ {
			err := stream.Send(&pb.HelloRequest{Name: "hello world"})
			if err != nil {
				log.Printf("send error:%v\n", err)
			}
		}
		// 4. 发送完毕关闭stream
		err := stream.CloseSend()
		if err != nil {
			log.Printf("Send error:%v\n", err)
			return
		}
	}()
	wg.Wait()
	log.Printf("服务端流传输结束")
}

代码仓库

https://github.com/onenewcode/mygrpc.git

也可以直接下载绑定的资源。

相关文章:

【Mongdb之数据同步篇】什么是Oplog、Mongodb 开启oplog,java监听oplog并写入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动态切换数据源

oplog是local库下的一个固定集合,Secondary就是通过查看Primary 的oplog这个集合来进行复制的。每个节点都有oplog,记录这从主节点复制过来的信息,这样每个成员都可以作为同步源给其他节点。Oplog 可以说是Mongodb Replication的纽带了。

Rust XTask 模式介绍与应用

XTask(扩展任务)是一种在Rust项目中定义和执行自定义构建任务的方式。它通过创建一个独立的Rust库或二进制项目来封装这些任务,利用Rust语言的强类型、安全性和跨平台能力,使得构建流程更加健壮、可读和可维护。

SpringBoot系列教程之Bean之指定初始化顺序的若干姿势

之前介绍了@Order注解的常见错误理解,它并不能指定 bean 的加载顺序,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需要指定 bean 的加载顺序,那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将介绍几种可行的方式来控制 bean 之间的加载顺序。

SpringBoot接口防抖(防重复提交)的一些实现方案

作为一名老码农,在开发后端Java业务系统,包括各种管理后台和小程序等。在这些项目中,我设计过单/多租户体系系统,对接过许多开放平台,也搞过消息中心这类较为复杂的应用,但幸运的是,我至今还没有遇到过线上系统由于代码崩溃导致资损的情况。这其中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业务系统本身并不复杂;二是我一直遵循某大厂代码规约,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按规约编写代码;三是经过多年的开发经验积累,我成为了一名熟练工,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啥是防抖所谓防抖,一是防用户手抖,二是防网络抖动。

SpringBoot请求转发与重定向

但是可能由于B网址相对于A网址过于复杂,这样搜索引擎就会觉得网址A对用户更加友好,因而在重定向之后任然显示旧的网址A,但是显示网址B的内容。在平常使用手机的过程当中,有时候会发现网页上会有浮动的窗口,或者访问的页面不是正常的页面,这就可能是运营商通过某种方式篡改了用户正常访问的页面。重定向,是指在Nginx中,重定向是指通过修改URL地址,将客户端的请求重定向到另一个URL地址的过程,Nginx中实现重定向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使用rewrite模块、return指令等。使用场景:在返回视图的前面加上。

SpringBoot 中实现订单30分钟自动取消的策略

在电商和其他涉及到在线支付的应用中,通常需要实现一个功能:如果用户在生成订单后的一定时间内未完成支付,系统将自动取消该订单。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Spring Boot框架实现订单30分钟内未支付自动取消的几种方案,并提供实例代码。

SpringCloud远程调用为啥要采用HTTP,而不是RPC?

通俗的说法就是:比如说现在有两台服务器A和B,一个应用部署在A服务器上,另一个应用部署在B服务器上,如果A应用想要调用B应用提供的方法,由于他们不在一台机器下,也就是说它们不在一个JVM内存空间中,是无法直接调用的,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调用,那这个调用过程就叫做RPC。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ServerSocket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SpringBoot 优雅实现超大文件上传,通用方案

通俗的说,你把要上传的东西上传,服务器会先做MD5校验,如果服务器上有一样的东西,它就直接给你个新地址,其实你下载的都是服务器上的同一个文件,想要不秒传,其实只要让MD5改变,就是对文件本身做一下修改(改名字不行),例如一个文本文件,你多加几个字,MD5就变了,就不会秒传了。分片上传,就是将所要上传的文件,按照一定的大小,将整个文件分隔成多个数据块(我们称之为Part)来进行分别上传,上传完之后再由服务端对所有上传的文件进行汇总整合成原始的文件。

Springboot + oauth2 单点登录 - 原理篇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允许用户授权第三方移动应用访问他们存储在另外的服务提供者上的信息,而不需要将用户名和密码提供给第三方移动应用或分享他们数据的所有内容,OAuth2.0是OAuth协议的延续版本,但不向后兼容OAuth 1.0即完全废止了OAuth1.0。授权码模式(authorization code)密码模式(resource owner password credentials)客户端模式(client credentials) 不常用。

svn和git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上边图中,跨越了区的箭头,它中间的区数据都会同步。例如:git checkout ,它是将本地仓库数据更新到暂存区和工作区的。

Spring AOP 技术实现原理

Spring AOP的实现基于代理模式,通过代理对象来包装目标对象,实现切面逻辑的注入。通过本文,我们深入了解了Spring AOP是如何基于JDK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技术实现的。通过详细的示例演示,希望读者能更清晰地理解Spring AOP的底层原理,并在实际项目中灵活应用这一强大的技术。

Golang 搭建 WebSocket 应用(八) - 完整代码

本文应该是本系列文章最后一篇了,前面留下的一些坑可能后面会再补充一下,但不在本系列文章中了。

C#winform上位机开发学习笔记3-串口助手的信息保存功能添加

上位机开发的系列学习笔记,避免遗忘多记录多补充多优化

一键式Excel分词统计工具:如何轻松打包Python脚本为EXE

最近,表姐遇到了一个挑战:需要从Excel文件中统计出经过分词处理的重复字段,但由于数据隐私问题,这些Excel文件不能外传。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Excel内置功能好像是行不通的,需要借助Python脚本来实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写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办公脚本,以方便使用。想象一下,即使电脑上没有安装Python,也能通过一个简单的EXE文件轻松完成工作,这是多么方便!因此,我决定不仅要写出这个脚本,还要学会如何将其打包成一个独立的EXE文件。这样,无需Python环境的电脑也能直接运行它

深入浅出:Golang内存逃逸机制与性能优化技巧

内存逃逸发生在编译期间,当编译器判断一个变量的生命周期超出了其当前作用域,它会将该变量分配到堆上,而非栈上。这种情况虽然保证了程序的正确性,但会增加垃圾回收的负担,从而影响程序性能。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了解了Golang内存逃逸的基本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影响程序性能的。我们探讨了内存逃逸的常见场景,并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了一系列性能优化技巧,包括数据结构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指针使用、利用栈空间、使用内存池,以及定期进行性能分析。

Java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对象/数组默认值

不管程序有没有显示的初始化,Java 虚拟机都会先自动给它初始化为默认值。1、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的基本类型变量的默认值为0。2、单精度浮点型(float)的基本类型变量的默认值为0.0f。3、双精度浮点型(double)的基本类型变量的默认值为0.0d。4、字符型(char)的基本类型变量的默认为 “/u0000”。5、布尔性的基本类型变量的默认值为 false。6、引用类型的变量是默认值为 null。7、数组引用类型的变量的默认值为 null。

编码技巧:如何在Golang中高效解析和生成XML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探讨了在Golang中高效处理XML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XML概念到解析和生成XML文件的具体步骤,再到错误处理、调试技巧以及一些高级技巧和最佳实践,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在Golang中处理XML的技能。理解Golang中XML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用包来解析和生成XML文件。有效地处理常见的XML解析和生成中的错误。应用最佳实践和高级技巧来优化XML处理的性能和安全性。

如何用pthon连接mysql和mongodb数据库【极简版】

发现宝藏 前言 1. 连接mysql 1.1 安装 PyMySQL 1.2 导入 PyMySQL 1.3 建立连接 1.4 创建游标对象 1.5 执行查询 1.6 关闭连接 1.7 完整示例 2. 连接mongodb 2.1 安装 PyMongo 2.2 导入 PyMongo 2.3 建立连接 2.4

SpringBoot 使用过滤器、拦截器、切面(AOP),及其之间的区别和执行顺序

Servlet(Server Applet),全称是Java Servlet,是提供基于协议请求/响应服务的Java类。在JavaEE中是Servlet规范,即是指Java语言实现的一个接口,广义的Servlet是指任何实现了这个Servlet接口的Java类,一般人们理解是后者。是什么。

【总结】SpringBoot 中过滤器、拦截器、监听器的基本使用

拦截器是在面向切面编程中应用的,就是在你的service或者一个方法前调用一个方法,或者在方法后调用一个方法。是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1)预处理preHandle()方法用户发送请求时,先执行preHandle()方法。会先按照顺序执行所有拦截器的preHandle方法,一直遇到return false为止,比如第二个preHandle方法是return false,则第三个以及以后所有拦截器都不会执行。若都是return true,则执行用户请求的url方法。2)后处理postHandle()方法。

Springboot支付宝沙箱支付---完整详细步骤

两种方式进行配置。这里我采取的是默认方式: 开发者如需使用系统默认密钥/证书,可在开发信息中选择系统默认密钥。注意:使用API在线调试工具调试OpenAPI必须使用系统默认密钥。

SpringBoot--过滤器/拦截器/AOP--区别/使用/顺序

​ 本文介绍SpringMVC(SpringBoot)中的过滤器、拦截器、AOP的区别及其用法。​ 如果监听器、过滤器、 拦截器、 AOP都存在,则它们的执行顺序为:监听器 => 过滤器=> 拦截器=> AOP。

Docker的介绍及安装&基本操作命令

在讲到Docker之前,我们先了解虚拟机与容器之间的区别VM(VMware)在宿主机器、宿主机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创建虚拟层、虚拟化的操作系统、虚拟化的仓库,然后再安装应用;容器,在宿主机器、宿主机器操作系统上创建Docker引擎,在引擎的基础上再安装应用。特性容器虚拟机启动秒级分钟级硬盘使用一般为MB一般为GB性能接近原生弱于系统支持量单机支持上千个容器一般几十个。

JAVA中线程的run()和start()有什么区别?

run() 方法:start() 方法:区别总结:结语我的其他博客在Java中,线程的 和 是与多线程编程相关的两个方法,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用法。 方法是 类的一个普通方法,用于定义线程的主体逻辑。当直接调用 方法时,该方法会在当前线程的上下文中执行,而不会创建新的线程。直接调用 方法,不会实现多线程的并发执行,而只是在当前线程中按照顺序执行 方法的内容。 方法: 方法是 类的一个

Linux安装MongoDB教程

将解压后的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23 中的所有文件全部移动到 /usr/local/mongodb 中 :注意/*是所有子文件。也可以不用设置环境变量进行启动,但是不设置环境变量启动的话要每次启动写很多启动参数,比较麻烦,所以做好配置环境变量。在 mongodb 下创建 data 和 logs 目录,以及日志文件mongodb.log。在 /usr/local 目录中创建 mongodb 文件夹。启动 MongoDB(-conf 使用配置文件方式启动)

websocket介绍并模拟股票数据推流

Websockt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双向通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允许服务器主动推送数据给客户端,比如股票数据在客户端实时更新,就能利用websocket。

最简单的设计模式是单例?

单例模式可以说是Java中最简单的设计模式,但同时也是技术面试中频率极高的面试题。因为它不仅涉及到设计模式,还包括了关于线程安全、内存模型、类加载等机制。所以说它是最简单的吗?

HarmonyOS应用开发学习笔记 包名、icon图标,应用名修改 UIAbility组件介绍、UIAbility启动模式、UIAbility组件基本用法

UIAbility组件是一种包含UI界面的应用组件,主要用于和用户交互。UIAbility组件是系统调度的基本单元,为应用提供绘制界面的窗口;一个UIAbility组件中可以通过多个页面来实现一个功能模块。每一个UIAbility组件实例,都对应于一个最近任务列表中的任务。UIAbility声明:UIAbility编辑完成后,还需要在module.json5上声明,才能使用"name": "EntryAbility", // UIAbility组件的名称。

HarmonyOS 应用开发学习笔记 ets组件生命周期

官网文档里有一句话:一个页面有且仅能有一个@Entry。只有被@Entry装饰的组件才可以调用页面的生命周期经木子测,自定义组件用@Entry修饰了不能触发(onPageShow、onPageHide、onBackPress )回调index.ets 组件(入口组件)能触发 onPageShow、onPageHide、onBackPress、aboutToAppear、aboutToDisappear自定义组件ComponentA。

TCP中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我们知道TCP是运输层的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面向连接的**,指的就是在两个进程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先相互“握手”,确保两进程可以进行连接。并且这个传输是点对点的,即一个TCP连接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接收方;**可靠的**,指的是在任何网络情况下,在TCP传输中数据都将完整的发送到接收方。